在中国区块链是合法的吗?明晰法律边界与发展态势

从技术本身而言,区块链具备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其在众多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对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持积极鼓励态度。2019 年 10 月 24 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此后,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各行业加速落地应用。在金融领域,部分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跨境支付流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在政务领域,一些地方政府借助区块链实现政务数据共享,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增强数据安全性。这些合法合规的技术应用,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诸多益处。

然而,区块链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衍生出的部分业务活动,处于严格的法律监管之下。其中,虚拟货币相关业务便是典型。虚拟货币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如比特币、以太坊等,但它们并非由中央银行或公共权威机构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根据 2017 年 9 月央行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中介和定价服务等,均属于非法金融业务,境外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境内提供服务也一律禁止。2021 年 9 月,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再次强调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擅自公开发行证券、非法经营期货业务、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坚决依法取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意味着,打着区块链旗号从事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代币发行融资等活动,在中国是明确违法的。

为规范区块链信息服务活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 2019 年 1 月 10 日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自 2 月 15 日起施行。该规定明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区块链信息服务,需遵守相关要求。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要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履行备案手续 。若违反规定,将面临警告、罚款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这一规定,从信息服务层面为区块链行业健康发展划定了法律边界,确保其在合法合规轨道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