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的 “死亡螺旋” 事件,成为 Luna 币命运的转折点。作为 Terra 生态的核心代币,Luna 与稳定币 UST 采用算法机制绑定,理论上 1 UST 可兑换 1 美元,同时 1 UST 可兑换 1 Luna,反之亦然。然而,当市场出现大规模抛售 UST 时,算法机制失效,UST 价格暴跌脱离锚定。为维持 UST 价格,大量 Luna 被铸造抛售,导致 Luna 供应量从原本的 3.4 亿枚暴增至 6.5 万亿枚,价格从巅峰时的近 120 美元断崖式下跌至几乎归零。这场灾难让投资者损失惨重,仅几天内市值蒸发超 400 亿美元,无数持有者血本无归。信任一旦崩塌便难以重建,即便项目方后续推出 Luna 2.0 试图挽救,也无法抹去投资者心中的创伤,市场对其的恐惧与排斥根深蒂固。
Luna 币自身的机制缺陷也使其丧失了长期存在的根基。算法稳定币依赖市场供需和套利行为维持稳定,本身缺乏实物资产背书,抗风险能力极差。当市场出现极端情绪时,这套机制如同纸糊的堤坝,一冲就垮。而 Luna 作为支撑整个生态的代币,与 UST 深度捆绑,一旦稳定币崩盘,Luna 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逻辑。此外,项目方在危机中的操作失误加剧了灾难 —— 大量抛售储备资产试图维稳,却因决策混乱加速了币价下跌,暴露了团队在风险应对上的无能,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其的信任。
市场环境的变化也让 Luna 币失去了生存空间。经历加密货币熊市后,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降低,更倾向于选择比特币、以太坊等有实际应用场景和广泛共识的主流币种,对 Luna 这类曾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币种避之不及。监管层面也对算法稳定币和高风险加密货币加强了警惕,多国明确表示将限制此类代币交易,这使得 Luna 币的流通渠道进一步收窄。同时,新的加密项目不断涌现,市场资金和注意力被分散,缺乏创新和实际价值支撑的 Luna 币自然难以吸引新投资者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