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 USDT 会被警察盯上吗” 是许多涉足虚拟货币交易的人关心的问题。答案是:若交易涉及违法活动,极有可能引起警方关注,甚至面临法律追责。
我国明确禁止任何虚拟货币的代币发行融资和交易炒作活动,USDT 作为虚拟货币的一种,其交易不受法律保护。正常情况下,个人小额购买 USDT 用于收藏或研究,未涉及其他违法犯罪,可能不会被警方专门盯上。但 USDT 常被用于洗钱、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一旦购买行为与这些活动挂钩,就会进入警方视线。
警方盯上买 USDT 行为,多因交易涉及非法资金。若购买的 USDT 来源于诈骗、赌博等黑产,或用于支付非法交易款项,警方在追查资金流向时,会顺藤摸瓜找到购买者。例如,某诈骗团伙将赃款兑换成 USDT 后,通过多个账户层层转移,警方在侦破案件时,会对所有涉及该笔 USDT 交易的账户进行调查,包括购买者。2024 年,某地警方在查处一起跨境赌博案时,追溯到 100 多名 USDT 购买者,其中 30 多人因涉嫌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交易渠道和方式也影响被警方关注的风险。通过非法平台、私人账户购买 USDT,风险远高于正规渠道(尽管我国无正规 USDT 交易渠道)。这些渠道往往缺乏身份核验和资金审查,容易成为黑钱流通的通道。若购买时使用现金交易、频繁更换交易对象或短期内进行大额交易,会因符合 “洗钱特征” 被银行和支付机构监测,进而上报警方。某案例中,一用户在一周内通过 10 个不同私人账户购买 50 万元 USDT,被银行反洗钱系统预警,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其购买的 USDT 部分来自电信诈骗资金。
法律对 “明知或应知” 的认定严格。即便购买者声称 “不知 USDT 来源”,但若存在 “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交易对象身份不明”“频繁在深夜交易” 等情形,可能被认定为 “应当知道” 涉及违法资金。2023 年司法解释明确,虚拟货币交易中,若存在规避监管、资金异常流转等行为,可推定行为人具有犯罪故意。某用户以低于市场价 20% 的价格购买 USDT,虽辩称 “只是图便宜”,仍因 “应当知道资金来源非法” 被法院判刑。
从实际案例看,被警方盯上的 USDT 购买者,多伴随以下行为:单笔交易超 10 万元、短期内累计交易超 50 万元、与涉罪人员有资金往来、使用匿名方式交易等。警方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因购买 USDT 被调查的人员中,85% 存在上述一种或多种行为。
买 USDT 是否被警察盯上,取决于交易是否涉及违法资金和行为。由于 USDT 交易的灰色属性,普通人难以分辨资金来源,一旦触碰红线,就可能被卷入案件。远离 USDT 交易,才是避免被警方关注、保护自身安全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