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区块链概念大火,在带来创新机遇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活动。广西的 “天使公链” 相关诈骗事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滋生。
区块链技术本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在金融、供应链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吸引众多投资者目光。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抓住大众对新技术的好奇与陌生,打着 “区块链” 旗号,行诈骗之实。广西 “天使公链” 便是典型,早在 2018 年,就有冠名为 “天使链” 的项目,通过打色情擦边球拉客、伪装群友制造抢购假象等手段,诱导投资者购买所谓 “天使币”。该项目官网缺乏团队信息、路径规划、代码及社交平台链接,白皮书中介绍的关键成员竟是服装模特,完全是一场披着区块链外衣的骗局 。
从现状来看,广西多地出现与 “天使竞技原生公链” 相关的个体工商户,像崇左市扶绥县 2024 年 12 月成立的扶绥县天使竞技原生公链网络技术服务部,来宾市武宣县 2024 年 12 月成立的武宣县天使竞技原生公链网络技术服务部等 。这些个体工商户虽经营范围涵盖技术服务等,但在实际运营中,被质疑利用 “天使竞技原生公链” 概念吸引投资者。他们宣称打造 Web3.0 游戏生态系统,推出 WGT 代币,以高收益回报为诱饵,承诺不切实际的利润,却难以提供令人信服的技术原理与应用场景展示,技术细节模糊不清,也无公开透明的技术文档及专业团队介绍,更缺乏相关监管机构背书 。
当前,广西相关部门已加大对各类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包括对涉诈团伙的全链条打击。但 “天使公链” 这类诈骗仍时有发生,投资者需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被虚假宣传迷惑,仔细甄别项目真实性。在投资前,应充分了解项目背景、技术实力、团队资质等信息,避免陷入诈骗陷阱,造成财产损失。同时,监管部门也需持续加强对区块链领域的规范,净化市场环境,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