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 交易所倒闭了吗” 的追问,在 2025 年下半年已有明确答案:这款曾以 “小众精品交易所” 为噱头的平台,已陷入官网关停、APP 停服、客服失联的 “实质倒闭” 状态,成为虚拟货币非法平台 “暴雷” 跑路的又一典型案例。其从限制提起到彻底失联的轨迹,藏着非法金融活动的必然结局与用户维权的紧迫警示。
从最新动态看,BIB 交易所的 “倒闭” 已无悬念。2025 年 9 月起,大量用户反馈平台提现通道异常,原本 T+1 到账的资金被以 “系统升级”“反洗钱审核” 为由无限拖延,与鑫慷嘉平台崩盘前的套路如出一辙。进入 10 月,其官方网站(bib.one)彻底无法访问,苹果与安卓应用商店中的 APP 均已下架,此前用于客服沟通的微信群、电报群全部解散,仅残留部分 “维权交流群” 满是用户的资产截图与投诉言论。更关键的是,多地用户向警方报案后核实,BIB 交易所运营主体 “比币科技有限公司” 实为无金融资质的空壳公司,注册地址虚假,创始人已通过混币技术将资金转移境外,与永坤黄金老板跑路后的状况高度相似。
回溯运营过程,BIB 交易所的 “倒闭” 是非法收割的必然结果。与币安因反洗钱违规被罚 43 亿美元的合规危机不同,BIB 从成立之初就未建立基本合规体系:其通过上线 “空气币” 收取上币费,联合庄家拉盘砸盘制造虚假行情,仅 2024 年就先后上线 17 种无开源代码的代币,待用户高位接盘后便以 “流动性不足” 下架币种,导致资产瞬间缩水 90% 以上。为扩大收割规模,平台还推出 “拉新返佣” 机制,直推 3 人可获下线交易手续费 30% 提成,本质是传销式资金盘运作,与罗门币 A1XMR003 的拉新套路完全一致。当新资金流入不足以支撑兑付时,“倒闭跑路” 便成为其唯一选择。
对用户而言,BIB 交易所 “倒闭” 意味着资金损失与法律风险的双重爆发。从资金安全看,虚拟货币交易的非法属性导致维权困难 —— 即便像鑫慷嘉案件那样警方立案,追回资金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且不存在任何官方赔付渠道。更严重的是,参与交易的用户银行账户可能因流水涉赃被冻结,山东警方曾查处类似案件,涉案人员即便未直接拉新,仍因账户关联非法平台被追责。
若已卷入 BIB 交易所风波,需立即启动维权三步曲:第一,全面保存证据,包括账户余额截图、资金流水、客服聊天记录等核心材料,通过录屏完整记录操作痕迹;第二,通过正规渠道举报,在国家反诈中心 APP 上传证据链,同时拨打 12378 金融投诉热线向监管部门施压;第三,联合其他受害者集体报案,通过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查询平台涉诉信息,借助集体力量提升追赃概率。需警惕的是,任何要求先交 “维权保证金” 的中介都是二次诈骗,私下和解协议更无法律效力。
总之,BIB 交易所倒闭的最新消息,不过是非法虚拟货币平台的必然终局。认清其收割本质与维权要点,远离所有无资质交易平台,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唯一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