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晨违法了吗?境内外监管争议与法律风险解析

“孙宇晨违法了吗?” 的疑问,需从境内外法律框架与监管实践双重维度作答。作为波场 TRON 创始人,孙宇晨主导的虚拟货币相关活动在我国境内已明确触碰监管红线,且面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欺诈指控,虽部分案件尚未有最终司法定论,但其行为已深陷法律争议,参与相关活动的用户更需警惕连带风险。

从我国境内法律视角看,孙宇晨推动的虚拟货币业务已构成非法金融活动。我国 2021 年多部门联合发文明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属非法金融活动,波场生态核心代币 TRX 不具备法定货币地位。孙宇晨作为波场创始人,其主导的 TRX 代币发行、交易推广等行为,本质是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便利,完全符合 “非法金融活动” 的界定。尽管孙宇晨本人常以 “海外合规” 为由规避境内监管,但我国法律具有属地管辖权,即便交易通过境外平台进行,境内居民参与仍属违法,此前已有用户因协助波场币资金流转被判 “帮信罪”,印证了相关活动的违法性。

在境外司法领域,孙宇晨已面临明确的欺诈与操纵市场指控。2023 年 3 月,SEC 正式起诉孙宇晨及其旗下公司,指控其通过未注册发售 TRX、BTT 代币非法获利 3100 万美元,并通过 “洗售交易” 完成超 60 万次虚假交易操纵市场。SEC 指出,孙宇晨控制账户间的虚假交易制造活跃假象,同时未披露名人推广的付费背景,构成欺诈性市场操纵。尽管孙宇晨称指控 “缺乏依据”,但此类指控若经司法认定成立,将面临高额罚款与刑事责任,类似案件中 SEC 曾对虚拟货币欺诈者判处重刑。

更值得警惕的是,孙宇晨关联的虚拟货币生态频繁暴露出资金安全与合规漏洞。2025 年曝光的 TUSD 储备金挪用事件中,孙宇晨虽以 “揭露者” 身份出现,但其关联的托管机构 FDT 涉嫌挪用 4.56 亿美元客户资金,暴露出其主导生态中存在的监管盲区与信用风险。这种资金安全隐患与我国监管部门警示的 “虚拟货币平台卷款跑路” 风险高度吻合,进一步印证了虚拟货币领域的违法犯罪高发特性。

需明确的是,“未定罪” 不等于 “合规”。孙宇晨境内外面临的法律争议,核心在于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界定 —— 我国直接否定其合法性,美国则将部分代币视为 “未注册证券”。无论司法程序进展如何,其主导的虚拟货币活动已对公众利益构成威胁:2023 年 “TRX 波场超级社区” 传销案中,不法分子借波场概念诈骗 1.3 亿元,本质是利用孙宇晨打造的虚拟货币生态实施犯罪,凸显其相关业务的社会风险。

综上,孙宇晨在我国境内的虚拟货币相关活动已属非法,境外面临的欺诈指控也揭示了其行为的法律争议。对公众而言,无需纠结于 “是否定罪” 的细节 —— 参与其主导的虚拟货币交易,不仅面临资产损失风险,更可能因协助非法金融活动承担法律责任。远离虚拟货币领域,选择持牌机构的合规金融服务,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唯一路径。